民國99年1月30日下午一點卅十分,許久未見的系友們陸續來到,十七屆張圭廷負責坐陣的報到處歡笑寒暄夾雜著此起彼落的驚呼聲、好熱鬧,紛紛議論著有些人變胖、變禿,身裁全走樣,有些人則保養得宜加上時髦裝扮,顯得更年輕,十七屆的王章博就是身裁走樣最明顯的個案;咱們第一屆的曹奮平學長依然英俊瀟灑、一件高領的T-shirt外加一件簡捷發亮的黑色皮夾克,神采奕奕一如當年的曹主任英姿,可說是善於養身的最佳典範,令人稱羡。看到大家都身體健康,會場中充滿了青春歡樂的氣氛,這次文化建築師生、系友的小團圓已不虛此行。

  中午兩點、原訂活動開始時間,報到人數約達卅人,大會貴賓文化大學吳校長萬益教授已準時蒞臨會場,由第一屆陳主任明竺學長與黃教授健二學長陪同先行就座。時間來到兩點十五分,到達人數五十多人,聯誼活動正式開始。首先,在全體學弟系友起立、以熱烈掌聲向在場的老師學長表達最大的感謝與教育之恩後,隨即由主辦的十七屆系友敦請當年在校唸書時的系主任曹奮平學長致詞歡迎今天到場的貴賓及所有學長、學弟;曹學長以他一貫輕鬆、幽默的口吻道出對此刻大家相聚的喜悅與難能可貴之情,也祝福系友畢業後的成就與系上的蓬勃發展與日俱增。曹學長以聯誼會主人身份致詞歡迎之後,即恭請吳校長萬益教授上台致詞。

  吳校長原任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即將於2月1日就職中國文化大學新任校長,是第十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為人謙和樸實、學術淵博。文大董事會在十一位校長侯選人中,經全體董事一致決定,遴聘為本校第六任校長,誠實至名歸、文大學子之福;惟其長年任教成大,與文化大學本無淵源,接掌校長初期,在原有體制與創新校務必須迅速整合運籌的情況下,近期各項事務的推動勢必艱辛,很需要各屆的支持與鼓勵,吳校長勢必成為文大發展與推動國家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吳校長上任前公務繁忙,仍撥冗親臨祝福、嚀聽專題演說還參與系友討論,為我們建築系帶來了很大鼓舞。校長的用心令人感動,在場系友們的熱烈掌聲中充滿了誠摯的祝賀、擁戴與感謝!

  在黃健二學長、五屆李乾朗學長、十一屆丁育群學長、十二屆邱世仁學長、十三屆張偉斌學長陸續簡短致詞後,黃教授健二學長接著以“都市計畫案例-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規劃之目標、構想、理念”為大家進行專題演講。此刻,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郭院長瓊瑩蒞臨會埸,未打斷黃教授進行中的演講、很謙和的在講台旁向全場的系友們微笑點頭後,即陪同校長比鄰而坐,與大家一起聽取演講;一屆王立信學長隨後也到達現場。

  擁有早稻田大學工學博士的黃健二學長,今日的專題是從都市再生的觀點,以都市更新的方法,採市地重劃方式來開發。規劃的觀點是從台北都會區來定板橋市的角色功能,然後再決定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的功能,設定板橋市是台北都會區之副都心,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是板橋副都心之核心,然後擬定其主要機能。依此提出了規劃目標、發展構想。本計畫案之主要特色是(一)便利、簡明的轉乘路線設計。(二)三度空間完善的步道系統規劃,並以此步道系統將計畫區連接成一個有機體。(三)供戶外活動的大型廣場規劃,以供都市舉辦各種活動。(四)建議設置開發、管理、維護發展委員會,以協助推動特區的開發和開發後的空間利用、管理維護以及發展方向的研究、輔導。上述特色的規劃、設計都先提出基本的理念,然後才以規劃的手法來達成理念。

  不愧是台灣國寶級的都市計畫大師,黃學長自謙未多準備、信手拈來的簡短演說,依然如此精彩;抱得滿堂彩的精闢演講之後,因活動緊湊、為節省時間,僅回答一個問題後,系友們很幸運的能同台再請現任台北市都發局丁局長育群學長以台北市長遠發展的角度上台發言,丁學長除了呼應黃學長今天的主題發表看法外,更語重心長的表達了對系上近幾年來教學與學生學習環境品質無法提昇的問題深感憂心,就其曾經擔任文化建築系主任兼所長的經驗,非常瞭解現在陳主任明竺學長綜理系務的辛苦處境,因感同身受起而呼籲文化建築的系友們能發揮力量,全心做好陳學長的有力後盾,丁學長的一席話讓今天黃學長充滿知性的專題演講又增添一絲對母系的關切與溫馨,與會的學長、學弟也都感受到了相同的心情。目前主持文化建築系務兼所長的陳主任明竺學長最辛苦,才剛從拉斯維加斯參加文化大學全球校友會返國,頂著時差、過午就已來到活動現場與十七屆籌備班的同學喧寒問暖、關切活動流程;正當丁學長關切系上的一段話引起全場尚紛紛議論的時候,陳明竺學長上台帶領系友會流程進入壓軸。

  陳學長首先對在場系友今天的蒞臨,展現了文大建築人的一股凝聚力表達感謝,接著就他擔當系、所長一年來的感想,針對目前系上的事務與願景侃侃而談。除了課程結構的改造、優秀老師的邀聘等等,陳明竺學長還以最近大典館八樓的改裝事件為例,說明接手系主任的千頭萬緒,與絞盡腦汁嘗試自力突破的艱辛。在環境設計學院郭瓊瑩院長、建學系丁前主任育群學長以及現任陳主任明竺學長(時任市政暨環境規劃系主任)的奔走爭取下,投入三百多萬預算進行的學院空間調整計畫受到行政上的不當干預,原在一年多前已發包動工的工程就在拆除舊隔間後突然停工,直到一年後的今天仍未見復工跡象。期間,不僅多次向校方反應、協調溝通,也獲得前校長李天任教授、代理校長楊泰順教授的支持,並指示盡快完工,但仍未能突破學校總務部門的配合;致使大一新生無圖學教室以及製圖桌使用。然而陳學長並不因此而困頓,在教授圖學課程的廿屆王老師章凱學長的協助下,用木心板、夾板與角料等一般裝修基材設計了一套多功能的圖板與圖桌,並運用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動員全體大一同學、整合學生家長的資源,僅以八萬元的系自有經費就整備了65套的圖板、具儲物櫃功能的圖桌,並用這一套製圖桌,讓所有大一學弟妹進行圖學期末考,展現了建築人不畏困難、無所不能的專業能力。席間,陳學長也邀請了四十六屆的四位大一新生與會,並由班代胡芳瑜同學來向所有學長、姐們報告這一連串被大一同學定位為「文化建築復興運動」的系列事件。

  長相甜美、口條清晰的胡小學妹用心地以三十多張投影片介紹了整個事件的起源、發展,以及同學們如何在圖學老師的引導下,轉危機成契機,進而發展出「文化建築復興運動」的15個系列子計畫。包括大典802教室無條件認養公民投票事件、製圖桌的動員製作、802教室的牆面美化設計競圖計畫、大典館門禁管制解決方案……等。小學妹們在主任以及王老師的帶領下,不拘泥於問題原因的追究,而以勇敢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心態,提出文化建築系新生代對於建築系的看法與貢獻,並希望未來在整個活動進入推動期時,能獲得系上學長、姐們的支持。整個簡報邏輯清楚、切重問題,讓台下的郭院長以及所有學長姐們非常感動、頻頻稱許,郭院長還一再跟王章凱老師確認這些同學是加入文化建築大家族才半年的一年級新生嗎?直呼不輸三年級的學會幹部,非常值得期待。

  由於多年來系上的教學目標較著重於工程相關領域,在設計課程與教學環境的品質已明顯落後;學校總務單位的政策方向與制度又難以配合系上的真正需求,因而造成學生製圖教室殘破雖有預算卻礙於會計科目無法撥用,教學設備圖桌、圖板還得由圖學老師發動學生們自力救濟、尋求家長協助訂製;系所教學空間的分配也很為難,在學生教學空間已然窘迫的情況下,有些師長一人擁有多處研究室卻難以整併挪出供學生使用。學校並不缺錢,陳學長的用心辦學有目共睹,目前同樣重要的工作就是所有系友的支持力量。陳學長語重心長的寄望系友聯誼會的活動能夠永續性、例行性的一直舉辦下去,把文大建築人的力量不斷凝聚。

  最後,聯誼會恭請最支持、關心我們建築系的環境設計學院郭院長瓊瑩教授致詞,郭院長一直都很瞭解系上的狀況,非常肯定、也很感謝陳學長對系上的付出與貢獻,除了對今天在場的系友們表達衷心祝福外,更期待建築系友的凝聚將成為學校與系上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由於天色漸晚,活動已超出預定結束時間一個多小時,郭院長的簡短致詞後,所有與會貴賓、學長、學弟隨即在活動場地主人、台北花卉村吳村長良棟學長(十七屆)的帶領下,大隊移師往花卉村中心舞台區拍下了今天文化建築系師生、系友聯誼會、難得團圓的大合照。本次聯誼會到會貴賓及系友共五十二人,展望三個月後由廿屆主辦的聯誼會能有更大的凝聚力量。文化建築系,加油!

活動記錄整理:十七屆 王章博

四六屆 胡芳瑜、馮郁婷、李柔萱、巫奇叡。

99130文化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師生聯誼會與會人員名單

中國文化大學吳校長萬益教授
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郭院長瓊瑩教授
文化建築第一屆:陳明竺、曹奮平、黃健二、王立信。
文化建築第五屆:李乾朗。
文化建築第十一屆:丁育群。
文化建築第十二屆:邱世仁。
文化建築第十四屆:張偉斌、郭亘榮。
文化建築第十五屆:范之虹。
文化建築第十七屆: 吳達信、林士淵、黃世臣、高樹哲、王文安、

黃毓彰、吳良棟、林文禔、王國華、劉英煌、

王志中、張圭廷、楊天柱、詹裕亨、王章博、

洪肇陽、楊宏文、吳東昇、王曦。

文化建築第二十屆:高月霞、陳世輝、盧春蓮、金輝耀、謝艾士、
莊淑萍、何祥生、孫如虹、高瑞偉、王章凱。
文化建築第廿一屆:王騰、董顯宗、郭子毅、李鈞華。
文化建築第卅九屆:黃柏千。
文化建築第四六屆:胡芳瑜、馮郁婷、李柔萱、巫奇叡。

文化建築第十七屆二代:

王奕欽(王章博之子)、吳育基(吳良棟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