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花的修剪

草花需要定時的修剪,才能維持美觀,而且部分的草花可經由適當的修剪,
使植株更健康。修剪的方式分為:摘心、摘殘、疏剪、與截剪。

摘心 ─ 是用手指將莖稍嫩芽摘除,可促進側芽長出使分枝增多,增加花朵數,
               讓株型變得更加茂密。摘心的工作大多在草花定植的初期進行,
               一般以植株已有3~6個莖節時摘心最佳。但少數單莖花卉不宜摘心,
               例如向日葵、雞冠花、蜀葵等。
摘殘─  是將殘花摘掉,不僅增加美觀,更可避免養分浪費,還可催促新芽開花,
               摘除殘花的方式,依植株開花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果是花莖由植栽底部長出的草花,例如:金盞花、五彩石竹、之類,
               需將整株花剪除。
               如果是枝梢開花的草花,例如:一串紅、鼠尾草、百日草、之類,
               須從花穗往下數兩節,將其剪掉。
               如果是觀葉為主的草花,例如:採葉草、銀葉菊、之類,若枝梢見花,
               就要立即摘除,以免植株老化。
疏剪─  是將雜亂過多的細弱枝條,從其長出的分支基部,
               將它剪除,不僅增加植株的美觀,並且避免
               浪費養分,還可防止生長過密導致通風不良
               引起的病害。通常當葉叢內部的葉片有發現
               避免黃化現象,或裡面的枝條有枯化現象時,
               就要進行疏剪。
截剪─  是以齊頭方式,將植株枝條剪除一半的高度,
               促使植物更新重生,但對植株的耗損也大,
               所以應在生理機能旺盛時施行,
               且要同時補充施肥,
               使其恢復元氣。